生活中隨手可做的環保小事
你有沒有想過,我們每天隨手的一個動作,其實都可能影響地球?環保不一定是大工程,其實只要改變一些小習慣,就能幫地球減少很多負擔。
以下幾個簡單的做法,大家都能馬上開始!
1️⃣ 自備餐具、改用蒲草吸管
外帶飲料或便當時,很多人還是習慣用一次性餐具跟塑膠吸管。但這些東西用不到半小時,卻要幾百年才能分解。
👉 小改變:出門帶自己的環保餐具組,喝飲料時換成 蒲草吸管。它是天然植物做的,可以自然分解,使用起來也很安心。這個小動作,其實很有力量!
2️⃣ 拒絕塑膠袋,改用環保袋
隨身放一個可折疊的環保袋,不管是超市買東西,還是臨時購物,都能用得上。不只減少塑膠垃圾,也讓「少用一次性用品」變成一種習慣。
3️⃣ 節能省電,用電聰明
隨手關燈、冷氣溫度調在 26–28 度、多利用自然光,這些小動作不只幫你省電費,也能減少碳排放。
4️⃣ 珍惜食物,減少浪費
很多時候食物還沒吃完就被丟掉,背後其實浪費了大量的水跟能源。買東西前先想清楚需要多少份量,或把剩下的食材變成另一道料理,既省錢又環保。
5️⃣ 少開車,多走路或搭大眾交通
短距離就別開車了,試試步行、騎腳踏車,或搭乘公車捷運。不僅減少空污,還能多運動,對身體也好!
6️⃣ 做好垃圾分類,資源再利用
紙張、寶特瓶、玻璃瓶、金屬罐……其實都能回收再利用。只要分類確實,就能讓這些資源延續下去,不會變成垃圾。
7️⃣ 支持在地、友善環境的產品
多選擇在地農產品,可以減少長途運輸造成的碳排放。看到有環保標章或永續認證的商品,也是一種支持好企業的方式。
💡環保其實一點都不難,從帶環保袋、用蒲草吸管、隨手關燈這些小事開始,就能累積巨大的改變。當越來越多人一起行動,我們的生活會更健康,地球也會更美好。
今天就從一個小習慣開始吧,你也可以成為地球的守護者!🌱✨